红足1世77814的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创办的浏阳官立师范学堂,2003年由湖南省浏阳师范学校升格。升格以来,学校秉承“立德精技,尚学笃行”的校训精神,将百年办学特色、历史文化精华和时代工匠要求合铸融通,建书香校园,优文化生态,以文育人,以工强校,探索出一条“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”的办学之路。
一、全域覆盖,营造书香
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,通过设计园林式景观、建设智慧型图书馆、打造个性化读书角,充分展现学校历史脉络、专业文化特色和山水楼宇特点全域融合的校园文化风貌。
一是创设良好书香环境。学校以“立德”“知行”“知慧”“精师”“精工”“精建”“精诚”“精技”等名字为教学楼命名,设立校训石、文化墙、浮雕墙、宣传墙、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,在校园中心位置建设书本外形的图书馆,精心设计浸润文化元素的园林小品,坚持以文化人、润物无声,营造了“移步换景有芳草,百尺之内见精神”的文化环境。学校利用数字化赋能,建设智慧化图书馆,通过图书馆大数据平台、“无感借还”智能流通服务、人脸识别入馆门禁系统、自助办证机、研学间预约系统、图书检索地图等,为师生提供便捷的读书服务;同时,有效跟踪观测、调查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借阅情况,生成学生阅读状况报告,引导学生积极阅读。
二是建设主题文化场馆。学校精心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雷锋精神实践育人基地,包括雷锋广场、雷锋精神职业教育展示厅、雷锋讲坛等。这是长沙市湘江新区爱国教育实践基地、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,也是了解雷锋故事、走近雷锋心灵、学习雷锋品质的最佳场所。学校充分发掘120年校史的文化积淀,建设了校史馆,每年开展学生校史教育,引导师生熟悉历史变迁,感悟革命精神,触摸时代脉搏,增强文化自信。学校建设了清廉知正馆、学术道德讲堂等场所,力求用文化、历史润染校园各个角落,形成处处有文化、时时可读书的良好氛围。
三是遍设专题读书场所。学校高标准建设图书馆,设研修区、阅览区、乐赏区、影视室、茶水间、咖啡书吧,为师生研习、举办读书沙龙提供了舒适、温馨的学习空间,常年日均入馆访问量超3000人次。学校以图书馆为资源中心,建设红色书柜、古籍书墙、雷锋书吧、悦读亭、班级读书角等特色化、个性化读书场所,让书香遍布校园各个角落。
二、全员参与,共沐书香
推动书香校园建设、参与全员阅读行动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必修课,学校每年都将其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,推动形成“书记校长带头学、教职员工领头学、学生个个竞相学”的良好氛围。
一是建立全员阅读机制。学校成立书香校园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将全员阅读行动纳入年度会议和工作要点,建立“校院有联动、班班有活动、人人见行动”的常态机制。学校每年年初发布“好书推荐书单”,书记、校长带头推荐好书,选送“新年第一礼”;新生入学时发布“新生书单”,开展读书专题班会,上好学生“开学第一课”;学校倡导每名教职工向学生推荐一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,并留赠读书感言,引导学生系好人生“第一粒扣子”;开办“长职讲坛”“好书共分享”主题文化周,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;每年举办“相伴书香,梦想生根”新生入馆教育活动,借助师范百年文化积淀,激励学生传承博爱、平等、进取、有为的先贤精神。
二是开展全员阅读活动。学校已连续13年举办读书月活动,组织开展了“悦读经史、悦品摄影、悦色讲演、悦赏芸香、悦享文墨、悦沐诗文”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,将活动变为文化,将坚持化作传承;积极开展互动式、探索式的读书活动,如“悦读·与书为友”朗读比赛、“红心向党,匠心筑梦”推荐一本好书暨专业分享会、“未来好教师”主题读书分享会、“未来工匠读书行动”建筑工匠分享会等活动,营造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校园氛围;开展21天阅读马拉松活动,以书会友、以书交友,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;开展图书漂流活动,以书会友、以书交友,让勤学、好学、乐学的校园风貌历久弥新、绵延不绝。
三是开展全员奖评活动。学校每年开展“读书之星”“书香班级”“书香院部”评选活动,每年3月末召开读书月启动暨表彰大会,对上年度的优秀集体、优秀个人进行表彰;常态化开展读书征文比赛、最美朗读者竞赛,师生同台展示阅读成果,分享读书心得;图书馆常态化开展“最爱图书馆”评选活动,定期公布师生在馆时长、借阅图书数量前100名榜单,通过榜样示范引领,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,营造持久浓郁的校园书香。
三、全面推进,品味书香
学校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,结合以工科为主的专业特色,打造了线上线下结合、学思用贯通、视听读多元的立体化阅读模式,引导学生学会阅读、爱上阅读。
一是引导学生既读无声之书,也读有声之书。学校图书馆建设了以专业分区为特色、藏阅一体的个性化阅览空间,包括思政铸魂、人文社科、智能制造、先进储能、汽车工程、建筑艺术、信息技术等阅读专区,建设有影视专区、音乐艺术鉴赏专区,以高品质视频、音乐、图片资源,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。学校还高标准建设了室内影院,每月播放红色经典电影或由名著翻拍的电影,用经典熏陶学生的心灵。
二是引导学生既读线下之书,也读线上之书。学校一方面积极打造师生阅读的“硬环境”,另一方面大力建设线上阅读“软环境”。学校不仅购置了各类线上阅读资源、多媒体教学资源,还购买了知网、超星学习通等电子资源服务,给师生带来了丰富的、全方位的阅读体验;组织开发手机端阅读App,建立了线上阅读空间,开展打卡“最美阅读空间”、共读“经典书目”活动,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,在线分享交流读书心得。
三是引导学生既读有字之书,也读无字之书。学校常态化开展学雷锋、做雷锋活动,引导学生做“雷锋式职业人”。学校牵头成立了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,“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工程”成果获评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,育人成效得到社会一致好评。学校连续多年获评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,在“诵读中国”经典阅读大赛上屡获佳绩,先后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罗浪、湖南省十佳最美辅导员梁定华等一大批优秀人才,学校获得湖南省文明校园、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“一把手工程”优秀单位等荣誉。
以文育人,任重道远,让我们以阅读的名义出发,共赴教育强国建设和匠心育人的美好未来。

来源:微信(湖南职业教育)
原文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kyNTI3NzMzMw==&mid=2247498992&idx=4&sn=9d7bf319583790d3adaca987d47e94e0&scene=0&